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,為護衛孔廟而建。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、孔府、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、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,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。上世紀70年代末,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。 中文名曲阜明故城 外文名Qu Fuming Gucheng 始建時期明朝 修建目的護衛孔廟 文物古跡孔廟、孔府、顏廟等 被毀時間20世紀70年代(大部城墻被拆) 所在景區曲阜三孔景區
因為自己逛三孔根本不知道要看什么,有很多典故等等如果沒有人來解說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,也就沒有看頭了,所以在三孔這里請個導游還是很有必要的。現在孔府孔廟都是很正規的,導游都是需要跟游客一起到孔府孔廟的旅游中心開證明才能進的。導游按游覽地方收費,三孔,一個地方50。我們只讓她講了孔府和孔廟。
曲阜的“三孔”我覺得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感受下的地方,畢竟儒教影響了中國上千年。而且在一個景區里同時存在多個朝代的建筑,在中國這樣的景區應該是屈指可數。
曲阜明故城說的是曲阜現在的古城墻,是在明朝的時候修的,一直保存至今,還是比較完整的,
挺不錯的呢~~~非常悠揚。空氣很好,古香古色,歷史深厚的遺跡。
當然去曲阜轉了一圈,聽聽故事,還是有點感觸的。去孔林看,被龐大的氏族群墓震撼到了,一個家族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值得驕傲的,真正的名門望族。孔氏的長子長 孫都世襲“衍圣公”,這個爵位始于西漢,當時平帝為了張揚禮教,封孔子后裔為褒侯。之后的千年時間里,封號屢經變化,到宋仁宗至和二年(1055年)改封 為衍圣公,后代一直沿襲這個封號。而到了公元1935年,民國政府取消“衍圣公”,改為“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”。生于1920年的孔德成先生,便成為末代 衍圣公,首任祭祀官。2008年,伴隨著孔德成先生的去世,“衍圣公”也就劃上了句號。據說這最后一位“衍圣公”埋在了臺灣,一直沒有回過大陸,終生耿耿 于懷文化大革命時對于孔家的破壞,并且至今也沒有正視和承認這段歷史的錯誤。希望“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”能在臺灣一直傳承下去,有朝一日帶回大陸,世襲的 不只是爵位,也是歷史和對待歷史的態度。
孔府、孔廟、孔林,統稱“三孔”,在人潮退去的時候,走在寧靜的孔府,那才有懷古的感覺
平時孔府里面還算清靜,周末或節假日人會多一點。孔林中的小河,很幽靜。三孔里不少老樹,尤其是孔林中大多數樹木都有幾千年的樹齡,細細品味,它們見證了多少歷史呀。。。
曲阜明古城三孔是世界文化遺產,其中孔府孔廟是相毗鄰的,細細看也需要大半天;孔林在城北,距離較遠,古木參天,面積很大,一般走到孔子墓就差不多了。
人很少,基本都是看看就走了,其實看看還是很不錯的,挺好的一個建筑